2022年6月29日,泰山科技学院九河书院“布兜”黄河实践团在乡镇政府的邀请下来绘制于店村复兴少年宫内未完成的彩绘墙面。
复兴少年宫负责人带领实践团成员观看编撰的《黄河文化录》,是通过当地村民口口相传或亲自见过的故事和场景口述下来的故事。希望实践团成员们能够通过和当地有关的元素来完成绘画,宣传黄河文化,提高村民们保护当地生态发展的意识。
复兴少年宫内的白墙上,有简单的几个小人对话,附有主题护黄河生态,经过实践团成员的构图修改,确定以左上“乾坤华表”中下“曳旗火箭”右上“拟态黄河”“日出东山”左下“玉蕊花朵”“右下“滔滔沙浪”等元素入画。
“乾坤华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在文化层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本源意义,这是由黄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重要地位所决定的,实践团决定用华表元素来隐喻黄河流域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指向标。华表本意也代指国家,长期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就在黄河流域建立国都,郑州、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历史文化古都均在黄河流域,三秦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皆孕育于此。在这里,勤劳勇敢、坚韧智慧的先人创造了绚丽灿烂的中华文化,《易经)》《道德经》《尚书》 《论语》 等一部部国学经典在此诞生,从《诗经》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等文学艺术经典,如黄河之水“滔滔沙浪”源远流长。“日出东山”代表东方传奇,任何文化、任何生态都由此发展。
“曳旗火箭”“拟态黄河”即黄河流域也是科学技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源地。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到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农学、地理学、水利等,古代的一些重大科学技术成果都诞生在这片流域。实践团成员用这些元素同时表示了接纳百川、汇聚千流的黄河培植了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的气度,百折不挠的九曲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激发了华夏儿女的伟大创造精神、团结精神、拼搏精神、梦想精神,这些品格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
巍巍山河,意象入画,实践团成员用准备好绘画的材料勾勒形状,赋予色彩。在全员的有序调色、上色配合下,4个小时后,一副栩栩如生的山河壁画跃然墙面。绘画结束,实践团成员向码头镇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史晓彤讲解画中元素代表及含义:整幅画结合了当下的国家实事。航天航空高速发展,所以运用了太空人站在火箭上飞行的形象表达,腾云驾雾,高速飞行,表达了科技迅速发展。牡丹是我国的国花,繁花似锦,表达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蓝色的水花,是希望黄河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显著,使黄河恢复清澈。黄河母亲雕塑是甘肃的象征,同时黄河在甘肃也是无比清澈的,与借鉴发展当地的黄河生态保护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相呼应。青山流水,花红柳绿,接应主题,彩绘黄河文化,乡遇生态发展……
最后在史书记的陪同下去到黄河广场游览,在那里能够看到百年党史,一览当地文化、科技发展的进程。进入广场正中就看到了黄河公园标志性建筑物-“奋进”,仿佛无时无刻不提醒着这块土地的人民,要时刻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为当地生态发展做实事献出自己的力量。跟随史书记的介绍又来到了国旗石塑前,鲜艳的一抹红与实践团成员身上的志愿服相呼应,这抹鲜艳的红色,告诉我们都生在红旗下,无论身在何处,都要认真做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地方、为国家解决问题,解决难题。峥嵘岁月,不改初心,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实践团发现在奋进碑后,刻有一批百岁老党员名单,史书记讲这是他们经过几个月时间寻访码头镇所有的老党员名单。仍健在的老党员们,平均年龄已至耄耋,但它们每天都还在读书看报学习知识,年纪虽然大,依旧怀有一腔热忱!
在广场右侧的一栏文化报上,还应有几位老人合写的献给党的诗歌,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参观到这儿,这趟码头之旅就正式结束,用老人们的诗,来为成员们的行程画上完满的句号:
一百年前你是一艘小小的船
从南湖缓缓向中国驶来
一艘小小的船儿
载着满腔救国救民的热血
载着大同社会的梦想
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向岸边抛下了拯救苍生的种子
一百年前的中国
黑暗侵入每一块土地
外敌侵入、人民愚昧
小船变成了一份份报刊
上面写着的是你的愿望
文字变成了良药
将人们身躯注满了新的血液
带领中国将外敌驱散
而那颗种子终于破土而出
萌芽需要雨露滋润却被内敌窃取
你变成了那一串串脚印
脚印布满了雪山、草地、泥泞
脚印虽浅但却将马克思主义
牢牢踏入了中国大地
后来天安门前的那声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你变成了那枚红旗缓缓升起
万众瞩目之下
升到了顶端变成了太阳
太阳照耀中国大地每一处
而那颗种子已变成幼苗顽强生长
新中国有了幼苗
便会开出鲜花结出果实
你便钻入土壤变成了肥料
仍旧养育着新中国
目睹着新中国一步步的成长
百年来种子已成长成大树
也已开出了灿烂的花
而这一切的辉煌你与我们一起见证
百年以后大树开始丰收
我们希望你——中国共产党
能够变成人民的张张笑脸
开在这片
滴满了我们的泪水与汗水的
中国大地之上
……
(供稿:九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