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一果融入了四季风物。凝聚自然之灵气,蕴藏四季五感之美。
7月7日上午,是“茶韵青春行”中华文化传承团到达茶园的第三天,在绿意盎然的季节里,志愿者们自主学习非遗茶果子及艺术茶染的传统技艺,与茶园研学基地的工作人员一起体验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茶文化。
茶果子,又叫唐果子,始于唐朝,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茶宴中佐茶而食的糕点。做茶果子需要先将茶叶磨成粉末,将茶粉与面粉、糖、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揉捏面团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用双手反复揉搓,直至形成光滑的面团,分成小块,再将茶粉与糯米粉、糖等原料的馅料包裹到面团里混合,进行搓圆和压花纹,各式各样的茶果子就成型了。
经过高温烤制,茶果子新鲜出炉,志愿者们互相品尝彼此的手作,这不仅仅只是果腹之点,更反映着中国古人的生活美学和工匠精神。花间茶事,一席精致茶饮,一枚治愈内心的精致茶点,唯匠心不可负。
一片叶子,落入水中,茶香四溢,手艺传承。
今天的“出圈主角”茶叶面是将精选茶叶与优质面粉精心融合而成的面食新宠。志愿者们与茶园工作人员一起将茶粉、面粉和水揉合成面团,手动擀面、拉面,面团变幻成一根根富有弹性的面条,伴着炊烟升起,锅中咕噜咕噜的冒泡,香气扑鼻的茶叶面在大家的期待中出锅。每一碗面条都散发着茶叶特有的清香,口感独特,志愿者们在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亦是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等一壶茶香,浸染一抹茶色。
在茶礼茶俗的浸润下,志愿者们学习制作艺术茶染。对于这个古老又独特的技艺,志愿者们抱着学习的心态精心研究、慢慢尝试。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与棉、麻类织物的纤维素纤维结合,不同品种的茶叶所染出的颜色、色泽也各有不同,其中由红茶染出的布料更具有特色。
从一片片绿叶到一抹抹色彩,茶叶自带清香的天然色素融入了布料之中。不同于机械染布带来的规律美,志愿者们沉浸于艺术茶染带来的意外惊喜,这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精神的传递、文化的延续、艺术与健康的融合。
茶染和茶果子等传统制作技艺,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它们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创作,允许每个人根据个人喜好和创造力进行制作,展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吸引力,期待在三下乡期间能继续探索更多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
——传承团朱家正
经过三下乡的实践中,我认识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尽管突遇雷雨恶劣天气,茶园里停水停电,团队成员凝心聚力,摸黑顺利解决了晚餐,在黑暗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团队力量,希望能继续传承好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让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肆意绽放吧!
——传承团杨博驿
当浓烈的茶香与青春的淬火相遇,青春之行熠熠生长。
志愿者们在茶园研学基地,不管是制作非遗茶果子、手擀茶叶面还是艺术茶染,都是“茶韵青春行”的叶叶踏行,是“中华文化传承团”的丝丝贡献。青年心中蕴藏着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始于这茶杯中,也终会将片片翠绿推出一方天地。
(供稿:远景学院 撰稿:程好 韩昕豪 摄影:李庚泽)